西南医科大学“诺奖中学行”走进泸州高中
2019年11月26日,根据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和四川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的倡导,由西南医科大学承办的“诺奖中学行”科普活动走进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60余名师生聆听了主题为“低氧感知与细胞适应”的诺奖科普报告。

报告中西南医科大学教师张婷博士介绍了诺贝尔奖的基本情况、低氧感知与细胞适应的关系,重点解析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漫画、逻辑慎密的解析深入浅出地让同学们了解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威廉·乔治·凯林(William G. Kaelin)、彼得·拉特克利夫爵士(Peter J. Ratcliffe)和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革命性地发现,使同学们理解了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及氧水平如何影响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这些研究成果有望为人类对抗贫血、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铺平道路。报告最后,张婷博士勉励同学们应善于思考、坚持创新、相信自己、勇攀科学高峰。

本次活动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为响应中国科协加大科普活动力度的号召、发挥学术团体的社会职能而举办的。通过本次活动,让中学生接触当今世界前沿研究,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关注与兴趣,对培养创新思维将会有很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