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科普共享惠民基地
——“专业+”视域下青少年身心健康科普培训
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川科奖【2020】4号》文件精神,西南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在2020年8月27日举办了“省级科普基地免费开放”的“专业+”视域下青少年身心健康科普培训科技活动周活动,此次活动对象为西南医科大学教职工及子女,共计150余人参与。


此次活动以“专业+”视域下青少年身心健康科普培训为主题,面向在校教职工的中、小学各学龄段子女开设 “人体宏观之旅”“人体微观之旅”“生命救护之旅”等活动,同时开展家长讲座。通过科普参观讲解、实验演示与操作、示范传授、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使青少年在主动参与、互动、体验中获取医学基本知识,使家长知道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
活动内容包括如下:
1. 人体宏观
在人体解剖标本馆,通过观察重要器官的位置和形态,使学生能在自身对应位置对其进行定位,帮助其理解在危急状态下如何利用身体结构保护这些脏器;在对器官形态有了直观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器官生理功能的延伸学习,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运动、饮食、生活和作息习惯,减少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通过对比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形态差异,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官体验,使他们自觉地成为珍爱生命的宣扬者。



2. 人体微观之旅
在人体胚胎标本馆,通过对人体胚胎发育讲解及不同发育阶段胚胎标本的参观,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与体验到自己在妈妈子宫内曾经经历的生命历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珍爱生命、善待残疾人及感恩等情怀,改变不良习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在生物实验室,通过对细胞构造,以及研究、应用领域重大事件及人物的介绍(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人类生殖技术、干细胞),让学生打开生命科学之梦,走进科学,激发学生强烈的科研兴趣;通过人体细胞的制备和观察(学生亲自细胞取材、标本制备、显微镜观察自身细胞等过程),让学生深刻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与乐趣。



3. 生命救护之旅
通过了解心脏骤停对人体的危害和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机,让学生明白生命急救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在模拟人上体验急救过程,让学生掌握受益一生、保护生命最重要的心肺复苏方法,学会有效的急救技术,防患于未然,当身边有人心跳骤停时,才能做抢救生命第一有效目击者;让学生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保护生命。



4. 家长讲堂
面向家长,针对青少年比较突出的身心问题开展科普培训,与家长探讨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引导和教育,旨在引导家长重视青少年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与素养。
本次活动得到西南医科大学工会,西南医科大学亲子协会的大力支持。西南医科大学生命科普教育团队全体教师志愿者及部分学生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泸州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
本次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正三观,健身心,促使学生达成身体健康无疾病,心理健康无烦恼,心灵健康无邪念。并且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普及了家长如何与青少年孩子的相处。达到了科学普及、科普惠民的目标。参与活动的学生及其家长均认为此次活动意义非凡,让他们感触很深,收获很多,并表示要将此次所学所悟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西南医科大学工会,西南医科大学亲子协会、泸州电视台均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希望西南医科大学生命科普教育团队能够多办、长办这样的活动,并进一步研发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广谱、长效机制,以惠及更多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