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重点学科、专科

胸心外科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胸部疾病外科治疗始于60年代,附属医院胸心外科成立于1968年,是泸州医学院重点学科,也是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学科。1982年与学院心肌电研究室、心内科共同组成学院重点学科心血管疾病研究室 ,成功开展四川省首例心脏移植术和连体婴儿分离手术,2012年评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

一、学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廖斌教授为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理事,四川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心胸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第八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0年)。

学科带头人戴天阳教授为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胸外分会委员、四川省胸外科医师协会副组长、四川省食管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食管疾病专委会副组长、四川省肺癌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高级人才、CSCO会员、泸州市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泸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泸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专家,胸心外科GCP专业组组长。

目前本科室具有一支专业知识全面、技术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医生25人,护士34人;医生平均年龄45岁以下,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9名。有博士学位者4名,硕士学位者9名。

二、科学研究

本学科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起搏细胞的研究;冠心病发病机理的生物力学研究和肺癌基因治疗三个研究方向上具有坚实的基础,并准备在这三个方向上继续深入开展工作,力争取得创新性进展,保持本科在该领域的省内领先地位,并在局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人才培养

1998年本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近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0名,3年中毕业硕士研究生10名。2014年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四、教学情况

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等各层次学生的胸心外科专业教学工作,目前心血管病专业常年招收胸心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常年接收川南地区的进修医生。为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医学人才和胸心外科专科医生。我科积极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医生申报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扩大研究生导师队伍,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并促进川南地区胸心外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教育水平;

五、医疗情况

本科室有65张病床,其中有15张监护病床,具有必要的抢救设备如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吸引器、心电监护等。学科根据科研方向的优势细化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大血管疾病和肺癌、食管癌、胸部微创外科等多个亚专业。各个亚专业组除能开展各种常规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治外,而且能开展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和抢救。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近2000人次,门诊人数超过5000人次,每年完成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肺叶切除、食管癌切除等各种常规胸科手术约1600台次;并能开展“bentall手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大血管疾病的杂交治疗、气管肿瘤切除、“双袖状”肺叶切除、上腔静脉置换、部分左心房切除、重建,以及颈段食管癌切除等复杂心脏和胸科手术。在胸心外科疾病的诊治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省内占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胸心外科123发展战略:1个中心、2个基本点和3个发展阶段:1个中心是以服务帮助患者,提高医疗安全和质量为中心的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2个基本点是加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治及教学工作;3个阶段是(1)立足于川南,增强临床科研诊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加强科学研究,建立属于自己特色的科研、医疗品牌;(3)走向全国及世界,科研、医疗融入国际协作,在全国及世界范围内赢得一方舞台。


学校地址:(忠山校区)泸州市忠山路3段319号

(城北校区)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联系电话:0830-3161222  传真:0830-3161222

邮编:646000

版权所有:西南医科大学   网站备案编号: 蜀ICP备15017517号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