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重点学科、专科

内分泌代谢科
内分泌代谢科成立于70年代,是川南最先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内分泌专科。通过2~3代人的艰苦努力,科室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通过四川省卫生厅甲级重点建设学科评审,2009年正式批准为四川省卫生厅甲级重点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医学专科,卫生部糖尿病标准化示范基地,四川省卫生厅甲级重点学科,并与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
一、学术队伍
学术带头人徐勇,二级教授,现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内科学、诊断学副主任(主持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泸州医学院心血管博士后工作站指导导师,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学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六届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青年委员,全国医师协会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糖尿病学组委员、性腺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骨质疏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泸州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四川省专家评议评审专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20余项课题,发表论文120余篇,两次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科现有医务人员49人,医生24名。正高职称5名,副高职称10名;博士5名,硕士14名,留学回国人员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四川省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1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青年委员1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足学组委员1名,全国医师协会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委员1名,四川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各1名,四川省医师协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名,四川省骨质疏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常委1名,泸州市内分泌暨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四川省内科护理专委会委员、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1名。
二、科学研究
经过长期的建设,本学科现已形成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和糖尿病足病等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
(1) 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而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目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西方国家引发终末期肾病( ESRD ) 的首要原因。我科长期致力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与早期诊断的研究,国内外首次发现糖尿病肾病发病的泛素化、类泛素化新机制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蛋白酶体抑制剂,为危害巨大的糖尿病肾病治疗找到新靶点。目前该方向在研课题13项,发表100余篇论文,其中SCI论文20多篇,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2)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心血管病病的研究: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我科对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心血管病进行系列研究,在国际上首次从中枢神经角度研究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提出了胰岛素抵抗的下丘脑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糖尿病影响因子最高杂志《Diabetes》上。揭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炎症机制,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策略。
(3)糖尿病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糖尿病足是世界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我科在国内较早成立了糖尿病足亚专业和糖尿病足工作室,创新性开展了异体血小板凝胶、自体干细胞移植、负压伤口吸引等多项新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大大提高了糖尿病足治疗成功率,降低了糖尿病足截肢率。
该科近年来科研成果显著,承担有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8项,资助经费共计约400万元。2006年科研成果《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泸州市“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2012年科研成果《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获泸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2013年科研成果《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再次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人才培养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是四川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内科学教学团队和诊断学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我院研究生及本、专科等20个专业层次的内科学、诊断学、全科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出国留学人员3人。年招可收研究生10-20人,5年来已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38人。在我院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情况:
2009年至今我科承担本科、小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海外留学生及护理本科及专科内科学、诊断学、全科医学、护理礼仪等教学任务。我科万沁、陈果、杨军等医生先后在泸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取得优异成绩。我科毕业研究生黄红梅、黄炜、冯红、周雪琴等获得泸州医学院“优秀毕业研究生论文”。每年招收、培养大量规培生、研究生、进修生,我当地卫生人才培养做出的积极贡献。
五、医疗服务
内分泌科现有住院床位89张,年门诊诊治病人35000余人,住院3000余人。共有医护人员4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人,博士5人。科室设有一个实验室、一个骨密度室、一个糖尿病足工作室和一个糖尿病并发症检查室。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以及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痛风、代谢性骨病等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方面诊治更具特色。在全国较早开展甲状腺栓塞治疗青少年甲亢,在西南率先开展介入治疗嗜铬细胞瘤,大大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先后开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异体血小板凝胶、负压伤口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病、葡萄糖钳夹技术诊断胰岛素抵抗、肾上腺静脉采血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新技术,提高了内分泌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和内分泌疾病的治愈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