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重点学科、专科

呼吸内科
泸医附院呼吸内科成立于1975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学科,是川南人才培养基地和疑难病诊疗中心,1995年取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199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点,2004年成立了川南哮喘防治中心,2008年被批准为四川省乙级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呼吸专业,2012年复审通过四川省乙级重点学科。科室设有呼吸内科门诊、呼吸内一科(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二科、肺功能检查室、支气管镜和胸腔镜检查室、炎症与变态反应实验室。
一、学术队伍
现有医、护人员73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8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6人,助教(住院医师)8人;博士3人,硕士24人,研究生导师9人。并有两位专家分别前往美国(李国平)、德国(范贤明)接受人才培训及学术交流访问,吸收到大量国外先进技术与知识,并在单位积极开展新技术。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用生命和智慧,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非典病人痊愈出院、无二代非典病例,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好成绩,获得了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奖和中组部、四川省委、泸州市委的嘉奖。
科室学术荣誉及任职情况:澳门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李国平),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范贤明,李国平),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范贤明,李国平,王文军),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范贤明,李国平),中华医学会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1人(范贤明),中华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1人(范贤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2人(范贤明,熊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王鸿程),四川省呼吸专委会副主委1人(李国平),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范贤明),四川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范贤明),四川医学会哮喘副组长1人(李国平),四川省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副组长1人(范贤明)委员1人(李国平),四川省医学会肺癌联盟常委1人(范贤明),四川省呼吸专委会名誉委员1人(王鸿程),四川省流行病学专委会常委1人(王荣丽),泸州市呼吸专委会主任委员(范贤明)。
二、科学研究
科室共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部、省、级等科研课题38项,完成并取得成果25项,获得教育部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二、三等科技进步奖6项,获省厅级成果奖10项,国家专利4项。参编教材和学术专著12部。在国际、国内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论文奖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三、人才培养1、充分发挥科室科研以及临床专家带动的作用,加强科室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科技队伍,培养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作为高层次科研队伍的后备军,实现学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在人才规划方面,积极派遣不同年资医师到国内外医疗机构学习进修,保证学科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理念同步发展。
四、教学情况
1.呼吸内科高度重视研究生教学工作,现有硕士生导师9人,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40名,研究生毕业就业率100%,并选择优秀毕业生留于科室发展培养。
2.重视上课教师的选拔培养和不同职称级别教师的合理搭配,保证教学质量,积极支持全科医护人员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3.承担临床医学、中医、口腔、麻醉、护理、成教等多个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规培生以及留学生的内科学和诊断学理论课、临床见习课、实习课教学任务,完成了研究生呼吸内科专题讲座的教学任务,无教学事故发生。
4.建立了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积极参与教学基地医院师资培训,接收教学基地医院临床教师来我科观摩教学查房和模拟课堂教学。
5.为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接收高年级本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活动。
五、医疗服务
科室管理长期坚持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分片负责,统一管理办法,重大问题集体讨论解决,以卫生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职业医师法等为行为指南,使大家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和提高了医护质量。科室共设有以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疾病防治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组;呼吸系统感染及病原微生物专业组;肺间质性疾病组;呼吸衰竭与重症监护治疗组等5个呼吸亚专业组。编制床位120张,并常年开设有呼吸专科门诊、哮喘专病门诊、戒烟咨询门诊、特许专家门诊、呼吸名老专家门诊。
科室仪器设备先进,拥有进口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日本OLPUMES电子支气管镜、电子胸腔镜、美国无创和有创呼吸机、床旁呼吸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高频电刀、微波治疗仪、体外排痰机、微泵输液器等价值300多万元的诊疗设备。此外,拥有面积300多平方米的科研实验室,各类实验专用仪器设备价值3000多万元。开展经皮肺穿置管治疗肺脓肿,L90型导管针治疗气胸和胸前积液,支气管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气道狭窄性疾病,高频电刀和冷冻治疗气道腔内肿瘤,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胸腔镜诊治胸膜疾病等诊疗新技术20多项诊疗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