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重点学科、专科

耳鼻咽喉科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88年,2007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2009年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2010年成为“国家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继教基地”,2011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单位验收,正式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项目单位。  

一、学术队伍

学科带头人孙永东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世中联耳鼻咽喉口齿分会理事,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泸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听力残疾儿童鉴定专家。主持和参与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数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篇。

科室拥有医护人员35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硕士和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均达到34%以上,拥有国家级师承导师1人,世界中联耳鼻咽喉口腔专业委员会理事2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2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泸州市耳鼻咽喉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人,四川省名中医1人,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1人,泸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泸州市创新人才1人,泸州市拔尖人才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技术力量的名医团队及名科社会影响。

二、科学研究

现科室在研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国家教材5部,参编专著5部,获得专利3项,开发产品1项,成立公司1个,国家级推广技术1个。

研究方向:

灼烙技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免疫机制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指南

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调中致和”理论的建立与临床验证

电脑智能化成像温控一体机的研制

耳鸣的临床路径的研究

暴聋的中医临床路径的优化研究

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①慢性扁桃体炎,列入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

②改进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获200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医疗服务

目前科室的诊疗包括: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鸣、外耳炎、耳聋、鼓膜穿孔、鼓膜修补、听力障碍等;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等;咽喉疾病:扁桃体炎、喉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鼾症、声带息肉等,特别是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乳蛾(慢性扁桃体炎)、梅核气(茎突综合征)、鼻衄(鼻出血)、慢喉喑(声带息肉)等疾病处于川南领先水平。近年来又引进了美国进口睡眠呼吸监测与鼾症治疗系统、美国进口美敦力耳鼻咽喉科切割动力系统、美国GSI中耳功能分析、耳声发射(临床科研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科丽纳听力计、标准隔音室、助听器验配系统、奥林巴斯电子鼻咽喉镜、韩国进口耳鼻咽喉综合诊疗系统、低温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小儿与成人支气管镜、食管镜、支撑喉镜喉内镜手术系统、蔡司显微扩大镜、耳鸣耳聋治疗机等先进设备,围手术期随访系统技术,新近开展的经鼻内镜联合DSA介入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额窦Draf手术和经泪前隐窝上颌窦手术等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四、教学情况

1990年建立泸州医学院中医耳鼻咽喉科教研室,2001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西医临床(眼耳鼻喉方向)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长年承担中专、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以及留学生等多层次教学。

五、特色和优势

目前有夏川理气胶囊等6种自主研制的院内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拥有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穴位水针疗法、应用“三黄油纱条”配合“五黄液”加速鼻部炎症及手术的恢复3种中医特色疗法。


学校地址:(忠山校区)泸州市忠山路3段319号

(城北校区)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联系电话:0830-3161222  传真:0830-3161222

邮编:646000

版权所有:西南医科大学   网站备案编号: 蜀ICP备15017517号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