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暑期 科普同行”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
为丰富社区孩子的暑期文化生活,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加强亲子互动,西南医科大学全国科普教育联合龙马潭区红十字会和妇女联合会,于6月30日上午在西南医科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快乐暑期 科普同行”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活动融合了科学探索、互动体验和生命感悟等模块,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生命健康知识、寓教于乐的亲子互动平台。120余名来自龙马潭区各社区的群众及子女参加了此次研学活动。

来到生命科普馆,范光碧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遗体捐献和“大体老师”在医学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参观人员通过“致敬无语良师”仪式,向大体老师三鞠躬,寄托对大体老师的敬意,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普及相结合,让参观人员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尊重教学标本,提升人文素质。
孩子们的眼睛被各类胚胎和人体标本吸引,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脊柱连连看、人体内脏那些事儿、腹腔里的大块头、盆腔内的宝藏、人体的管线……范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认识了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科普基地的刘岚老师带领大家观察胚胎和寄生虫标本。老师们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带领孩子们一步步探索生命的起源和人体的奥秘。“哇,我们小时候是这样的!”“原来我们的身体这么复杂又有趣!”看着各种各样的胚胎标本,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随后,家长和孩子们来到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应急救护师资向参观人员普及了心肺复苏、消防灭火、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带领孩子们认识消防器材,学习正确使用灭火器;孩子们还饶有兴趣地体验模拟水上救援、参加综合安全知识多人抢答。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应急救护的重要性,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助能力。


活动接近尾声,孩子和家长们在留言墙上留下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和建议。“人体器官可真神奇,终于知道了妈妈把我们生下来有多难,要珍爱自己!”“从人体标本到急救知识,课程很有趣,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感谢组织如此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了解到人类的生命周期,希望下次再有机会参加。”一句句真诚的话语透露出他们的收获与喜悦。


通过此次生命科学之旅,孩子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珍贵,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医学科学的浓厚兴趣,也让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科学素养的提升和科学兴趣的培养。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大家纷纷期待着下一次的科普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