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西南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
开展“热爱科学 筑梦未来”中小学生进高校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
图:王姝元 文:王姝元

为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思维,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由泸州市科学技术和人才工作局、西南医科大学共同主办的”热爱科学 筑梦未来”中小学生进高校科普体验日活动,于5月25日上午在西南医科大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举行。由泸州梓橦路小学副校长刘欣带队的100余名六年级同学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同学们通过参观校史馆、图书馆、人体科学馆、中药标本馆、科研平台、动物实验中心,探索科学奥秘,激发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之情。
步入校史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透过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同学们了解了我校7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学校的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增添了同学们对我校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也坚定了他们追寻梦想的信心。


学校图书馆专门为此次活动举办了科普书籍展览,一进到馆内,孩子们就被浓浓的书香味所吸引,满是兴奋与激动。工作人员从藏书规模,数据共享,图书检索借阅,信息化等方面介绍了图书馆在立德树人,服务科研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在自由阅读环节,同学们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别致的城市书屋让同学们体验了阅读的乐趣,展架上的科普书籍让同学们爱不释手,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记录下感兴趣的知识要点。希望此次活动能让爱读书、乐读书、喜读书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中药标本馆,琳琅满目的中药标本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一边聆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各种中药的名称和形态。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对中医药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与自豪感。


满怀对人体解剖标本的好奇与崇敬,同学们来到人体科学馆,从骨骼、肌肉、血管到各器官、系统,从塑化标本、铸型标本到断层标本,近距离接触人体标本。这是对医学知识的启蒙亦是对眼界的开拓,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医学事业的神圣和生命的珍贵。


来到科技大楼,公共实验技术中心的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日常,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学校斑马鱼科研平台。科研人员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斑马鱼模式生物的优势、科研应用和斑马鱼的生活习性、交配产卵及发育过程;同学们还通过显微镜观察了斑马鱼胚胎发育状况。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时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每一排斑马鱼养殖设备中都有一个温度计,斑马鱼对温度敏感吗?”“为什么有了小白鼠我们还需要斑马鱼,斑马鱼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为什么斑马鱼的胚胎是透明的?”。通过观摩科学实验,零距离接触实验设备,同学们接受了科研启蒙教育,深切感受到科研创新精神,激发了对科学的探索与思考。


在实验动物中心,通过老师的科普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实验动物的来源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到实验动物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也提醒着自己要善待小动物。


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的科普活动非常有趣,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激励着自己勤奋学习,拼搏进取。刘欣副校长表示,丰富的校园科普体验活动为中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是中小学生了解高校和专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帮助同学们树立了成长目标。


此次活动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承担科普研学任务的各部门精心准备,协同配合,科学安排,多角度展示了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科普服务能力,共同搭建了高校与中小学联合育人的工作机制。
据悉,我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长期面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通过科普研学和校园体验等活动,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祖国医学文化,引领社会进一步形成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