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召开的泸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喜讯,我院多个项目获得泸州市2009年度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管理奖项,受到大会表彰奖励。学院副院长邬丽莎、我院获奖科技工作者及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了大会。
	据悉,泸州市人民政府共对48个项目授予了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其中,科技进步奖35项,科技进步管理奖13项。在本次表彰奖励中,我院申报的科技项目喜获丰收,共获得泸州市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具体获奖名单附后);获得科技进步管理奖7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由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院长廖斌主持的“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强为廖斌副院长颁发了获奖证书。
	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我院在“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追赶创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发展思想,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学院科技进步与创新。一是强化科技意识,凝聚研究人才,形成具有泸医特色的科研优势;二是充分整合科技资源,构筑高效、共享的科学研究平台;三是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工作新模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四是加强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大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附:我院“泸州市2009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11项)
	 
	
		
			| 
					序号 | 
					奖项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 
					1 | 
					特等奖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 | 
					廖斌 | 
		
			| 
					2 | 
					二等奖 | 
					缺氧对大鼠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干细胞的影响及药物调控 | 
					余鸿 | 
		
			| 
					3 | 
					二等奖 | 
					脑出血后脑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 | 
					张春银 | 
		
			| 
					4 | 
					二等奖 | 
					颅颌面畸形的整形治疗研究 | 
					吴国平 | 
		
			| 
					5 | 
					二等奖 | 
					Rho激酶和血红素氧合酶对性功能的影响 | 
					姜睿 | 
		
			| 
					6 | 
					三等奖 | 
					川南高芙地区地方性氟骨病与E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扶世杰 | 
		
			| 
					7 | 
					三等奖 | 
					光谱、色谱在药品质量控制、体内浓度测定及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叶云 | 
		
			| 
					8 | 
					三等奖 | 
					皮质发育障碍与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 | 
					马勋泰 | 
		
			| 
					9 | 
					三等奖 | 
					克癌新胶囊抗肿瘤作用研究 | 
					肖顺汉 | 
		
			| 
					10 | 
					三等奖 | 
					眼及眼眶病变的临床及CT应用价值研究 | 
					黄新文 | 
		
			| 
					11 | 
					三等奖 | 
					急性胰腺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邓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