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新闻

我校附属医院2012年度科技工作再创佳绩

作者:文/李方健  发布时间:2013-10-11  来源:附属医院   点击:

近年来,我校附属医院坚持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不断创新卫生人才工作机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打造优质科研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激励机制,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度,由附属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所取得的各项科技工作奖项,均有重大的突破。其中,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实现了医院及学校在中华医学奖这一国家医药卫生行业最高奖项上零的突破;第四次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泸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在省、厅、市三个级别的科技进步奖中均获最高奖项。

附件:2012年度附属医院(第一完成单位)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肿瘤显像与治疗研究》 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陈 跃、何 菱、匡安仁等;

2.《慢性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樊均明、曹 灵、刘 建等;

3.《检验医学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开正、刘靳波、陶华林等;

4.《脑出血病理损伤机制及临床研究》 四川省医学科技一等奖 李小刚、何晓英、张 志等;

5.《头颈部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 四川省医学科技二等奖 覃 纲、黎万荣、李雷激等;

6.《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 泸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徐 勇、杨刚毅、李 佳等;

7.《胆道系统结石与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夏先明、贺 凯、冯春红等;

8.《头颈部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 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覃 纲、黎万荣、李雷激等;

9.《全身麻醉药物作用及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晓斌、周述芝、周 贤等;

10.《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临床治疗研究》 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毛熙光、詹 平、刘 玲等;

11.《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表达及其对冠心病和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黄维义、张 英、李家富等。


上一条:我校9项科研成果喜获2012年度泸州市科技进步奖
下一条:我校2013年迎新文艺晚会隆重举行

学校地址:(忠山校区)泸州市忠山路3段319号

(城北校区)泸州市龙马潭区香林路1段1号

联系电话:0830-3161222  传真:0830-3161222

邮编:646000

版权所有:西南医科大学   网站备案编号: 蜀ICP备15017517号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