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发表重要讲话

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主持会议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廖斌作专题汇报
4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莅临我校专题调研学校更名工作,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七章,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省教育厅计财处处长张澜涛、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三处副处长杨维政等陪同调研。
泸州市委书记、学校新区建设暨更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蒋辅义,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学校新区建设暨更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鞠丽,泸州市政府副市长、学校新区建设暨更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马宗慧,学校领导廖斌、刘广益、邬丽莎、樊均明、彭钢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蒋辅义首先致辞,对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泸州市和泸州医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泸州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泸州医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会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学校新区建设暨更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廖斌对学校新校区建设和更名工作作了全面汇报,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教学上狠抓质量,在科研上突破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马宗慧、樊均明分别对学校更名工作作了补充汇报。王七章、王康就学校更名工作提出了有关意见和建议。
黄彦蓉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学校建校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所做的贡献。她说,泸州医学院是省属高等院校中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都非常突出的学校,其最大的亮点是人才培养质量高,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三所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在近几次重大医疗救助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医疗实力。
在谈到学校更名工作时,黄彦蓉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泸州医学院的更名工作,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是省委省政府、泸州市委市政府和学校的共同梦想,共同追求,有着重大意义和客观需要:一是高校布局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省政府在综合统筹、调整优化高校布局时,需要考虑泸州医学院的更名问题;二是四川缺乏在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特别是本科以上的大学,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要办一批高水平的大学;三是四川还需要大量的医学人才,医学教育的发展,人民生命健康的需求等都需要一所医科大学;四是泸州医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长足发展、跨越式发展,已经具备了更名的基本条件。
针对学校下一步的建设与发展,黄彦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她指出,当前是四川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一定要切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找准定位,内涵发展,关键要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二是要建立优势学科群。一流学科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学校要注重优势学科的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把优势学科建设好,把优势学科的边沿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好,形成优势学科群。三是要努力培养拔尖人才、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四是要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培养引进杰出人才,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人才支持。五是要提升科技创新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六是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通过领导班子的榜样作用,凝聚力量,推动学校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黄彦蓉指出,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梦想,大家要齐心协力,力争今年学校申报更名成功,并把这个梦想作为学校发展新的起点,把学校建设发展好,努力为泸州、川南、四川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泸州市委办公室、泸州市教育局、卫生局,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与改革办公室、科技处,附属医院、附属中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