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我校联合举办的《汉字》校园巡展西南医科大学专场在城北校区图书馆隆重开幕。学校党委副书记刘毅、党委办公室主任林普、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张晓燕、党委宣传部部长陶瑞宇、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邹小萍、学生工作部部长张碧国,人事处处长刘文胜、校团委副书记石惠、图书馆副馆长冯勤、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赵成文、中国文字博物馆社会宣传教育部副主任石文莉以及3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1+n”多元展览丰富新颖
“原来听说过司母辛鼎,这次巡展的仿制品是一比一的比例,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展览现场展示的仿制青铜制品让参观者不禁感叹汉字演变史源远流长。
巡展中,中国文字博览馆带来了汉字文化展板、80多幅名家书法作品、9件汉字演变历史中有重要意义的青铜仿制品等,“1+n”多元素展览形式丰富新颖。通过展览参观者们可以深深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品味辉煌灿烂的文字文化,感受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

甲骨文雕版印刷 参观者现场求字
巡展现场,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现场互动,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大家争相求字。主办方带来了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现场演示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为参观者讲解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并免费发放十二生肖甲骨文。“十二生肖中的牛字,它的角朝上,而羊字的角朝下,这就是甲骨文的美妙之处。”十二生肖文字的来源和意义,通过工作人员浅显易懂的讲解,让大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书画精品展,行书、草书、篆书等名家书法作品,令不少爱好者驻足欣赏。文字不只是文科生的偏好,理工科医学生同样对《汉字》巡展颇有兴趣。“虽然我们是学医的,每天都在写汉字、说汉语,对汉字没有特别研究,但这样近距离接触汉字的演变历史,同样感叹于汉字的博大精深。”临床医学一名学生对采访记者说到。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汉字展意义深远
《汉字》展是我国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全力打造的面向国内国际的大型巡展。巡展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轨迹,展现了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汉字文化精髓。《汉字》进校园系列活动,让高校的师生们更深刻了解汉字艺术、欣赏汉字艺术、品味汉字妙趣、感受汉字生命力。
刘毅告诉记者,当前,泸州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学校积极邀请《汉字》校园巡展走进我校,是学校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此次《汉字》巡展活动将极大的激发师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对进一步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石文莉说,《汉字》校园巡展走进西南医大,使得广大在校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汉字和悠久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青年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为宣传中国文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巡展将持续至12月17 日,还没有去现场参观的师生们抓紧时间,珍惜此次机会,走进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近距离感受中华汉字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