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党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关爱形式、提升履职能力、建设学习型关工委,成为当务之急。四川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川组通〔2019〕14号)及《四川省教育厅关工委2019年工作要点》(川教关函〔2019〕02号)等文件,明确要求新时期高校关工委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进“以党建带关键”,加强关工委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按照《西南医科大学关工委2019年工作计划要点》安排,经学校党委批准,5月15-17日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尹杰霖同志带队,副主任叶怀祥、顾问李业参与,一行共11人,赴遵义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活动。考察学习活动由“红色教育”和“学习取经”两项组成,整个活动前期筹备周密到位、活动过程高效有序,考察学习组开阔了眼界深化了认识,拓展了思路受到了鞭策,启动了对进一步做好我校关工委工作的新思考。

考察学习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以“重温长征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为主题的红色教育。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是我党我军历史上里程碑性质的重大事件,至今仍然具有极其显著的教育意义。5月15日下午、17日上午,考察学习组一行分别实地参观了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的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位于仁怀市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遵义会议是1935年3月15-17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遵义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红军四渡赤水之战,极其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我军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而此次考察学习组实地参观第二站的“红军四度赤水纪念塔”,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西岸茅台渡口朱砂堡顶,这里是1935年3月16日红军四渡赤水之第三渡的主要渡口,这里的山川草木铭刻着红军浴血奋战的不朽功勋。

考察学习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向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我校的近邻遵义医科大学关工委学习宝贵经验。以“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关工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关爱途径”为主题,5月16日,一行人首先参观了荣获第四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的遵义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然后,以参观校史馆、座谈会、微视频观摩等多种方式,学习了遵义医科大学“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的做法、关工委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编撰校史文化读本方面的措施、“读懂中国”活动的领导协同机制及成效、关工委与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遵义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协调配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路径等多方面成功经验。在遵义医科大学关工委的座谈会上,首先观看了遵义医科大学宣传片;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田宗远致辞,介绍了遵义医科大学近年来教学科研育人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目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彭云霞、顾问邵云富、离退休党委书记龙云友就关工委工作机制体制、红色文化进校园及校史文化读本编撰、离退休党委与关工委工作的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介绍;关工委副主任唐明波、钱民章、秦学文等领导及二级关工委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展播了遵义医科大学关工委获贵州省关工委表彰的“读懂中国”微视频作品(介绍该校二级教授钱民章感人事迹),让考察学习组深感不虚此行、收获巨大。
此次遵义之行,“红色教育”取得实效、“学习取经”收获显著。加深了考察学习组一行人对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奇兵取胜等红色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强化了关工委工作传承红色基因,对青年一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信心、责任感;遵义医科大学关工委是全国全省关工委的老先进和一面旗帜,遵医77岁高龄关工委顾问卲代富老书记赠送的他亲自撰写主编的《遵义医学院校史简编读本》、《红军长征在遵义袖珍读本》、《长征诗词百首精选读本》等6本文化读本,使学习考察组一行既明确了学习的标杆,又感到了见贤思齐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5月17日下午,考察学习组按预定行程准时返校。整个考察学习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在新思路、新起点上,创新开展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