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学习型关工委”,进一步强化关工委老党员们的党性修养,促进关工委退休委员重温党史、牢记使命、传承精神、正身博学,根据校关工委2018年工作计划,经学校党委批准,2018年12月12日,校关工委组织在泸退休关工委委员赴贵州赤水“四渡赤水纪念馆”和“青杠坡战役遗址纪念碑”,开展了一次专题红色教育活动。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最终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青杠坡战役遗址”位于土城镇东北的青杠坡村,当时敌众我寡,战斗惨烈,红军伤亡惨重,但最终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等当机立断、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逐步摆脱敌人,迈出了由被动转为主动的第一步。由此,青杠坡战斗为红军一渡赤水争取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名垂我党史册。
此次校关工委组织的退休委员红色教育活动,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寻红军足迹、学习长征精神、传承红色经典、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而努力奋斗。12日上午8:30全体成员在忠山校区集合乘车出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先后到达了“青杠坡战斗遗址纪念碑”和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参观学习。青杠坡上,寒风习习、青松翠绿,老同志们切身感受了83年前红军战士们面临的严酷战斗。纪念馆里,史实历历、展品凿凿,全景再现了先烈们开创革命事业的艰苦卓绝。在这堂身临其境的党史教育课上,老同志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洗涤心灵、意义深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尹杰霖同志的一番话代表了大家的心声:“百闻不知一见,登高四望震撼。数千红军捐驱,纪念碑红血染。逼出四渡赤水,革命力挽狂澜。首颂领袖英明,更感成功艰难。亲临现场一览,了却多年夙愿。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经典!”退休关工委委员董代富老师当场撰写短文:“青杠坡高峻险要,青杠叶黄、冬季严寒,攀登顶峰、烈士墓前、默哀参观!深刻领会红军一渡赤水,为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几千将士不惜流血捐躯!看今日,烈士换来大好河山,习总书记英明领导,国富民强,关工委员更加坚定,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校关工委现有离退休委员32人,老同志们注重自身建设,坚持学习提高,对标学校“136”事业发展战略要求和青年教师与广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实际行动展现“政治坚定、理想永存、思想常新、与时俱进、无私奉献、老有所为”的晚霞精神,正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开创着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崭新局面。
2018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