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爱你爱你”,多么美好的谐音,这一年,中国将全面脱贫,实现全民小康,这一年也是中国“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一夜之间,全国上下都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属中医医院先后派了60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全校上下也立即投入到了防控疫情工作中。学校研究生院也严格按照机制流程开展了一系列防控工作,做到实时实数掌握每一个研究生的信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部分研究生还依然选择坚守在科室工作,这其中也包括了高危科室呼吸科2017级的几名研究生,这次的经历无疑给他们上了“疫”堂特殊的专业课。
最有意义的过年
肖花,南充人,大年初一在呼吸内科值班,本打算值班以后,抽出点时间回家和父母团聚,却不想疫情形势严峻,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更因为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应该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肖花选择了留在泸州过年。虽然特殊时期,比平时的防护措施更严格,上了一天班下来,取下口罩和其他防护措施的时候也觉得很疲惫,但能留在科室继续工作,为医院的抗疫斗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肖花认为今年这个年过得是最有意义的。
因为我还是一名党员
李波,宜宾人。在疫情爆发之时,他从大年初一就立即返回科室工作。研究生是自愿选择是否留在科室继续工作,但李波认为自己是呼吸内科的学术型研究生,更重要的是,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更不应该当一个逃兵,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应该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决心和信心!此前李波值班的时候,接收到了一名发热病人,症状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李波不敢有一丝的马虎和耽误,立即向上级医生汇报,第一时间将患者的胸部CT、血常规等发给医院专家组和医务部,专家组诊断结果是高度疑似,李波又立刻按照上级指示,把病人转移到了医院感染科隔离病房。李波说,面对形势严峻的疫情,规范的操作更为重要,面对接收的每一位病人,他的每一个体征信息都不容忽视,一次疏忽就可能造成放走病人,传播病毒的风险。接触了疑似病人以后,李波按照规定居家隔离了以后,才又继续返回科室工作。
有时是治愈 常常是帮助 总是去安慰
罗德云,攀枝花人。大年初三开始在科室值班,过年期间连续值班两次,一直没有回家。虽然还是研究生,但罗德云已经通过了专业考试,已经是一名执业医师。疫情让病房里的病人有一些恐慌,在这个时候除了按照常规给他们治疗,也更应该多关心他们,面对疫情,良好乐观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罗德云平时也一直在给科室的病人科普如何防控疫情,一直在安抚科室的病人们,他一直记得老师所说的医生对病人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
守好后方,让前线的他们安心
姚宇,遂宁人。目前在科室作为研究生主力军之一负责接收新病人,处理住院病人。姚宇说因为科室有部分老师已经被派往了武汉支援,本科室的病人较多,再加上医院的疫情防控任务重,科室的老师们也已经超负荷工作很久了。所以他选择留在科室工作,守好科室,就是守好后方阵地,让在武汉前线抗战的老师们更安心。同时能和老师们一起并肩参加这次战斗,自己也觉得无上光荣。
目前在呼吸内科依然坚持工作的还有梁玉灵、沈湘一共6名2017级研究生,急诊科、口腔颌面外科、普外科、精神科、儿科、妇产科、影像与核医学等其他众多科室也有100余名研究生自愿选择继续工作,部分在基地学习的研究生也选择留在科室参与抗疫工作。能在科室继续工作的研究生都需要学院仔细审核是否符合条件,有离开本地或者接触了湖北籍人员的都必须隔离观察。暂停返校之前回到学校的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才允许自愿选择是否继续在科室工作。
除了继续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研究生们,其他在家里暂时无法返校或者留在学校观察的研究生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为这次抗疫斗争做贡献。毕业年级的研究生们更是抓紧时间准备论文,此刻他们更迫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合格毕业,能冲到战争的最前线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些在家的研究生加入了当地的抗疫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身边的人提供服务;留校观察的同学们也相互鼓励对方,严格遵守学校的制度,在宿舍坚持学习。
这“疫”堂特殊的专业课,西南医科大学的导师们用一张张请战书,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一次次专业的防控操作,一天天不懈努力的研究,生动、深刻地给研究生们诠释了什么是性命相托,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专业精神。这“疫”堂特殊的专业课,西南医科大学的研究生们凝结成一股正能量,集结为一支希望的队伍,为抗疫斗争增添了有力的战斗力。
我们相信,春暖花开,忠山的红日依旧温暖灿烂。
我们相信,无所畏惧的中国精神终将打赢这场战争。